表面活性劑一詞來自英語surfactant。它實際上是短語surface active agent的縮合詞。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tenside。凡加入少量而能顯著降低液體表面張力的物質,統稱為表面活性劑。在科研單位看來它們的表面活性是對某特定的液體而言的,在通常情況下則指水。 表面活性劑一端是非極性的碳氫鏈(烴基),與水的親和力極小,常稱疏水基;另一端則是極性基團(如—OH、—COOH、—NH2、—SO3H等),與水有很大的親和力,故稱親水基,總稱“雙親分子"(親油親水分子)。
膠束可為球形,也可是層狀結構,都盡可能地將疏水基藏于膠束內部而將親水基外露。如以球形表示極性基,以柱形表示疏水的非極性基,則單分子膜和膠束。如溶液中有不溶于水的油類(不溶于水的有機液體的泛稱),則可進入球形膠束中心和層狀膠束的夾層內而溶解。這稱為表面活性劑的增溶作用。
表面活性劑可起洗滌、乳化、發泡、濕潤、浸透和分散等多種作用,且表面活性劑用量少(一般為百分之幾到千分之幾),操作方便、無毒無腐蝕,是較理想的化學用品因此在生產上和科學研究中都有重要的應用。在濃度相同時,表面活性劑中非極性成分大,其表面活性強。即在同系物中,碳原子數多的表面活性較大。但碳鏈太長時,則因在水中溶解度太低而無實用價值。
資訊來源于 表面活性劑供應商 揚州晨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